原子核的基本性质(三)
自旋
Stern-Gerlach实验
实验原理
1922年,Otto Stern和Walther Gerlach进行了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实验。
实验的原理为:
让一束处于基态$(l=0)$的银原子通过一个不均匀的磁场;
观察其在接收屏上的沉淀痕迹。
这个实验的特点在于其磁场是一个不均匀的磁场,从而有:
$$\frac{\partial B_z}{\partial Z}\ne 0$$
实验结果与分析
当具有磁矩的粒子束通过磁场时,其将受到磁场对其的作用力:
$$\vec F = - \nabla(-\vec \mu \cdot \vec B)=(\vec \mu \cdot \nabla)\vec B=\mu_z\frac{\partial B_z}{\partial z}\vec e_z$$
对于处于基态的银原子,其轨道角动量量子数$l=0$,其磁矩也应当为$0$,从而不受力。
在接收屏上将观察到一条沉淀痕迹。
实验结果却在接收屏上观察到了两条银原子的沉淀痕迹。
这说明,即使银原子处于基态$ (l=0)$,其磁矩也不为$0$,即有固有(内禀)磁矩。
电子的自旋
电子自旋概念的提出
针对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的矛盾,R. L. Kronig、G. E. Uhlenbeck和S. A. Goudsmit提出了电子自旋的概念。
其认为:电子具有内禀角动量,用符号$\hat {\vec S}$表示,其是一个矢量算符:
$$\hat{\vec S}=\hat{S_x}\vec e_x+\hat{S_y}\vec e_y+\hat{S_z}\vec e_z$$
其本征方程为:
$$\hat{\vec S^2} \left |S,m_s \right \rangle = S(S+1)\hbar^2 \left | S,m_s \right \rangle$$
$\hat{\vec S}$的大小为:
$$\sqrt{S(S+1)}\hbar$$
上式中,$S$为自旋角动量量子数,其值为:
$$S=\frac{1}{2}$$
其在任意方向上(以$z$轴为例)的投影的本征方程为:
$$\hat{S_z} \left | S,m_s \right \rangle = m_s\hbar \left | S,m_s \right \rangle$$
$\hat{S_z}$的大小为:
$$m_s\hbar$$
上式中,$m_s$称为自旋磁量子数,其取值范围为:
$$m_s=-S,-S+1,\dots,S-1,S$$
自旋与轨道角动量的耦合
电子的角动量将包括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,因此电子的总角动量应当等于二者之和,用符号$\hat{\vec j}$表示:
$$\hat{\vec j}=\hat{\vec l}+\hat{\vec S}$$
其也是个矢量算符:
$$\hat{\vec j} = \hat{j_x}\vec e_x+\hat{j_y}\vec e_y+\hat{j_z}\vec e_z$$
其本征方程为:
$$\hat{\vec j^2} \left | j,m_j \right \rangle = j(j+1)\hbar^2\left |j,m_j \right \rangle$$
从而$\hat{\vec j}$的大小为:
$$\sqrt{j(j+1)}\hbar$$
$j$的取值范围为:
$$j=\left | l-S \right |,\left | l-S \right |+1,\dots,l+S$$
$\hat{\vec j}$在$z$轴上的投影$\hat{j_z}$的本征方程为:
$$\hat{j_z}\left |j,m_j \right \rangle = m_j\hbar \left |j,m_j \right \rangle$$
$\hat{j_z}$的大小为:
$$m_j\hbar$$
$m_j$为总角动量磁量子数。其取值范围为:
$$m_j=-j,-j+1,\dots,j-1,j$$
电子的自旋三重态
设两个电子的自旋分别记为:$\hat{\vec S_1}$ 和$\hat{\vec S_2}$。记总的自旋角动量$\hat{\vec S}$为:
$$\hat{S} = \hat{S_1}+\hat{S_2}$$
设$\hat{\vec S_1}$和$\hat{\vec S_2}$的量子数分别为$S_1$和$S_2$,则的量子数$S$的取值范围为:
$$S=S_1+S_2,\dots,\left | S_1-S_2 \right |$$
从而$S$的取值只有两种:1和0。
当$S=1$时,$m_s$可以有三个取值:-1,0,1:
- 当$m_s$取值为$-1$时,其对应状态$\left {\downarrow,\downarrow \right }$;
- 当$m_s$取值为$0$时,其对应状态$\left {\uparrow,\downarrow \right }$;
- 当$m_s$取值为$1$时,其对应状态$\left {\uparrow,\uparrow \right }$;
此时的情况称为自旋三重态。
当$S=0$时,$m_s$只有一种取值:$0$,其只对应一种状态:$\left {\uparrow,\downarrow \right }$。这种情况称为自旋单态。
自旋的应用
对Stern-Gerlach实验的解释
在考虑自旋后,核外电子的总磁矩便为轨道磁矩与自旋磁矩之和:
$$\hat{\vec \mu_j}=\hat{\vec \mu_s}+\hat{\vec \mu_l}=g_l\frac{e}{2m_e}\hat{\vec l}+g_s\frac{e}{2m_e}\hat{\vec S}$$
上式中,$g$为电子的$g$因数,其值为:$g_l=-1$;$g_S=-2$
在磁场中银原子受到的$z$方向的作用力为:
$$\vec F = \mu_z\frac{\partial B_z}{\partial z}\vec e_z = (g_l \hat{l_z}+g_s \hat{l_z})\frac{e}{2m_e}\cdot \frac{\partial B_z}{\partial z}\vec e_z$$
考虑到$\hat{l_z}$和$\hat{S_z}$的取值,并且记:
$$\mu_B = \frac{e\hbar}{2m_e}$$
$\mu_B$称为Bohr磁子。
因而在$z$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为:
$$\vec F = \mu_z\frac{\partial B_z}{\partial z}\vec e_z = (g_l \hat{l_z}+g_s \hat{l_z})\mu_B\cdot \frac{\partial B_z}{\partial z}\vec e_z$$
此时对于基态的银原子:
- 轨道角动量量子数$l=0$,因而有:$m_l=0$;
- 自旋角动量量子数$S=1/2$,从而有:$m_S=\pm 1/2$。
从而银原子在$z$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为:
$$\vec F = \pm \mu_B\frac{\partial B_z}{\partial z}\vec e_z$$
对钠D线精细结构的解释
钠的光谱中有一条谱线(D线)是核外电子从$3P$能级跃迁到$3S$能级时发出的谱线,波长为$\lambda_D=589.3nm$。
进一步研究发现,其是由波长相差$0.6nm$的两条谱线构成的。其中:$\lambda_1=589.6nm$,$\lambda_2=589.0nm$。
这称为钠D线的精细结构。
通过电子自旋可以解释钠D线的精细结构。
考虑电子的自旋,总角动量便等于:
$$\hat{\vec j} = \hat{\vec l}+\hat{\vec s}$$
根据角动量耦合理论, 的量子数$j$的取值范围为:
$$j=\left |l-s \right |,\left |l-s \right |+1,\dots,l+s$$
这意味着,原来的一个能级将会分裂为多个能级(能级是由量子数确定的):
- 对于$3S$能级,其轨道量子数$l=0$,此时$j=1/2$,只能取一个值,即仍然只有一个能级;
- 对于$3P$能级,此时$l=1$,从而$j$可取两个值:$1/2$或$3/2$。从而原来的一个$3P$能级将分裂为2个:$3P_{1/2}$和$3P_{3/2}$。
从而当核外电子从$3S$能级向$3P$能级跃迁时发射的谱线也将随之分裂为2条。
原子核的自旋
钠D线的超精细结构
- 当光谱线的分辨能力进一步提高以后,发现:
- $D_1$线是由两条间距为$0.0023nm$的谱线组成的;
- $D_2$线是由两条间距为$0.0021nm$的谱线组成的;
- 分裂间距大约是$D_1$和$D_2$间距的$1/300$。
- 这个现象称为钠D线的超精细结构。
- 钠D线的超精细结构可以通过引入原子核自旋的概念来进行解释。
原子核的自旋
原子核由核子(质子和中子)构成。在原子核中:
- 核子具有自旋(内禀)角动量;
- 另一方面由于转动而具有轨道角动量。
所有核子的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的矢量和便是原子核的角动量,称为核的自旋。
原子核的自旋角动量用符号$\hat{\vec I}$表示,本征方程为:
$$\hat{\vec P_I^2}\left |I,m_I\right \rangle = I(I+1)\hbar^2 \left| I,m_I\right \rangle$$
$\hat{\vec I}$的大小为:
$$\sqrt{I(I+1)}\hbar$$
上式中,$I$为整数或半整数,称为核的自旋量子数。
原子核的自旋在空间任意方向(以$z$轴为例)的投影的本征方程为:
$$\hat{P_{Iz}}\left |I,m_I\right \rangle = m_I\hbar \left |I,m_I \right \rangle$$
$\hat{P_{Iz}}$的大小为:
$$m_I\hbar$$
上式中,$m_I$称为磁量子数,其取值范围为:
$$m_I=-I,-I+1,\dots,I-1,I$$
对钠D线超精细结构的解释
由于原子核具有自旋,而核外电子也具有总角动量,二者将发生耦合:
$$\hat{\vec P_F} = \hat{\vec P_I} +\hat{\vec P_j}$$
原子的总角动量$\hat{\vec P_F}$的本征方程为:
$$\hat{\vec P_F^2}\left |F,m_F \right \rangle = F(F+1)\hbar^2\left |F,m_F \right \rangle$$
$\hat{\vec P_F}$的大小为:
$$\sqrt{F(F+1)}\hbar$$
其中,$F$为总角动量量子数,其取值范围为:
$$F=I+j,I+j-1,\dots,\left |I-j \right |+1,\left |I-j \right |$$
显然有:
- $I \ge j$时,$F$共有$2j+1$个取值;
- $I \le j$时,$F$共有$2I+1$个取值。
对于钠的光谱,$3S_{1/2}$能级离原子核最近,其受到原子核自旋的影响最大。此时,电子的总角动量量子数为$j=1/2$。从而原子的总角动量的取值为:
$$F=\left | I-\frac{1}{2} \right | \quad or \quad I+\frac{1}{2}$$
从而$3S_{1/2}$能级分裂为两个。从而由$3P_{1/2}$能级到$3S_{1/2}$能级跃迁的D1线分为了两条。
由$3P_{3/2}$能级到$3S_{1/2}$能级跃迁的D2线因为同样的道理分为了两条。
原子核自旋的测量
利用能级数测量原子核自旋
原子的总角动量为:
$$\hat{\vec P_F} = \hat{\vec P_I} + \hat{\vec P_j}$$
总角动量量子数$F$的取值范围为:
$$F=I+j,I+l-1,\dots,\left | I-j \right |$$
如果$I \le j$,那么F共有$2I+1$个值。原来的一个能级将分裂为$2I+1$个子能级。
对于$I\le j$的情况,只要知道子能级的数目,马上就可求出$I$。
这种方法对$I$较小的核适用。
当$I\ge j$时,无法通过子能级的数目来确定$I$。
间距法
根据量子力学,$\hat{\vec P_j}$ 和$\hat{\vec P_I}$的相互作用能$E$正比于$\hat{\vec P_I} \cdot \hat{\vec P_j}$,即:
$$E=A\hat{\vec P_I} \cdot \hat{\vec P_j}$$
根据角动量的耦合关系有:
$$\hat{\vec P_F^2}=\hat{\vec P_I^2}+\hat{\vec P_j^2}+2\hat{\vec P_I}\cdot\hat{\vec P_j}$$
从而有:
$$\hat{\vec P_I}\cdot\hat{\vec P_j}=\frac{1}{2}(\hat{\vec P_F^2}-\hat{\vec P_I^2}-\hat{\vec P_j^2})$$
在上式中,$\hat{\vec P_F^2}$的本征值为:
$$F(F+1)\hbar^2$$
$\hat{\vec P_I^2}$的本征值为:
$$I(I+1)\hbar^2$$
$\hat{\vec P_j^2}$的本征值为:
$$j(j+1)\hbar^2$$
因此可得$\hat{\vec P_I}$和$\hat{\vec P_j}$的相互作用能$E$的本征值为:
$$E=\frac{1}{2}A\left [F(F+1)-I(I+1)-j(j+1) \right ]\hbar^2$$
当$F$有$2j+1$个值时,相应的$E$也有$2j+1$个值,对应于$2j+1$个子能级:
$$E_1=\frac{1}{2}A\left [(I+j)(I+j+1)-I(I+1)-j(j+1) \right ]\hbar^2$$
$$E_2=\frac{1}{2}A\left [(I+j-1)(I+j)-I(I+1)-j(j+1) \right ]\hbar^2$$
$$E_3=\frac{1}{2}A\left [(I+j-2)(I+j-1)-I(I+1)-j(j+1) \right ]\hbar^2$$
$$\dots$$
由此可得,相邻两能级之间的间距为:
$$\bigtriangleup E_1=E_1-E_2=A\hbar^2(I+j)$$
$$\bigtriangleup E_2=E_2-E_3=A\hbar^2(I+j-1)$$
$$\bigtriangleup E_3=E_3-E_4=A\hbar^2(I+j-2)$$
$$\dots$$
从而可得:
$$\bigtriangleup E_1:\bigtriangleup E_2:\bigtriangleup E_3:\dots=(I+j):(I+j-1):(I+j-2):\dots$$
如果从实验上能够测得各个能级之间的间距(即$\bigtriangleup E_i$),那么便可求得$I$值。
在实验上发现,Bi的$D_{3/2}$和$S_{1/2}$能级分别分裂为4条和2条。
此时能级分裂数等于$2j+1$,这意味着$I\ge j$。从而无法通过能级分裂数量来确定原子核的自旋。
通过实验可以测得$D_{3/2}$的四个子能级之间的间距比为:$6: 5: 4$。从而可得:
$$(I+j):(I+j-1):(I+j-2)=6:5:4$$
此时$j=3/2$,从而可求得Bi原子核的自旋为:
$$I=9/2$$
通过间距法测量原子核的自旋,要求$j\ge 1$。
对于$j < 1$的情况,能级间距法无法适用。
相对强度法
超精细结构谱线的强度和$2F+1$成正比:
$$R \propto 2F+1$$
如果设$R_1$和$R_2$分别是谱线$F_1=I+j$和$F_2=I+j-1$的相对强度,那么有:
$$\frac{R_1}{R_2}=\frac{2F_1+1}{2F_2+2}=\frac{2(I+j)+1}{2(I+j-1)+1}=\frac{2(I+j)+1}{2(I+j)-1}$$
当前面两种方法都不适用时,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定出原子核的自旋$I$。
对于钠D线的超精细结构,$3S_{1/2}$分裂为两个子能级。此时,D1线的两个条超精细结构谱线的相对强度之比为$5: 3$。从而可得:
$$\frac{R_1}{R_2}=\frac{2F_1+1}{2F_2+2}=\frac{2(I+j)+1}{2(I+j)-1}=\frac{5}{3}$$
从而可得:
$$I+j=2$$
对于钠D1线,$j=1/2$,从而可得$I=3/2$。
结论
- 分析原子核自旋的实验数据,可以得到以下两条规律:
- 偶A核的自旋为整数,其中偶偶核的$I=0$;
- 奇A核的自旋为半整数。